斜风细雨不须归

【斜风细雨不须归】出处

出自 唐朝 张志和《渔父》

【斜风细雨不须归】的全诗

《渔父》

八月九月芦花飞,南谿老人重钓归。秋山入帘翠滴滴,

野艇倚槛云依依。却把渔竿寻小径,闲梳鹤发对斜晖。

翻嫌四皓曾多事,出为储皇定是非。

单字解释:

网友点评

唐代宗大历七年九月,颜真卿任湖州刺史,次年到任。张志和驾舟往谒,时值暮春,桃花水涨,鳜鱼水美,他们即兴唱和,张志和首唱,作词五首,这首词是其中之一。这首词于宪宗时一度散失,长庆三年,李德裕访得之,著录于其《玄真子渔歌记》文中,始流传至今。

渔歌子:原是曲调名,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,又成为词牌名。

【斜风细雨不须归】平仄韵脚

拼音:xié fēng xì yǔ bù xū guī

平仄:平平仄仄仄平平

韵脚:(平韵) 上平五微  

*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,仅供参考;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,对比全诗即可判断。

《渔父》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,江水中,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,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。

青箬笠,披着绿色的蓑衣,

冒着斜风细雨。

钓台渔夫褐为裘,两个三舴艋舟。

能放棹,习惯乘流,

长江白浪不曾忧虑。

霅溪湾里钓鱼翁,舴艋为家西向东。

江上的雪,浦边风,

笑著挑衣服不叹穷。

松江螃蟹离开主人的欢心,菰米饭菜汤也一起吃。

枫叶落,荻花干,

醉宿渔船不觉寒。

青草湖中月正圆,巴陵渔夫棹歌连。

钓具子,撅头船,

乐在风波不使用仙。

* 此部分翻译来自百度,仅供参考